青貯玉米秸稈原理你知道多少?
2018-05-23 09:47:44 點擊:
1、 青貯原理
青貯是在密封的狀態下,利用乳酸菌的發酵作用,產生大量乳酸,使飼料呈酸性,從而抑制有害菌生長,達到長期保存青綠飼料營養特性的一種方法。由青貯原理可知,要想制作出高品質青貯飼料,必須具備兩個因素:厭氧環境和酸性環境(高有機酸含量,低pH 值)。
要想達到這兩個因素,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① 壓實、密封嚴實——抑制好氧腐敗菌生長,為乳酸菌創造有利生長條件;
② 足夠數量的乳酸菌——乳酸菌占優勢,快速產生乳酸,降低pH 值,將腐敗菌(尤其是產生霉菌毒素的霉菌)抑制在最初狀態;
③ 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和氮源——提供乳酸菌營養,促進乳酸菌繁殖,產生大量乳酸;
④ 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提供乳酸菌生長環境;
2、 青貯發酵過程
青貯發酵過程中乳酸菌進行厭氧發酵,將可溶性糖轉化為乳酸,降低青貯飼料的pH 值,當乳酸積累到1.5-2%(鮮料)時,就可以抑制有害菌及霉菌的生長,防止毒素產生及腐敗所造成的養分損失。
青貯飼料的發酵過程基本分為四個階段,即有氧呼吸期、厭氧微生物競爭期、乳酸積累期和相對穩定期。(不同文獻中分法不同,有分三個階段的,有分五六個階段的,但不管怎么分,大體意思差不多,下圖為分為六個階段的圖解)
咱們今天歸納成四個階段講解一下(第三和第四階段合并,不分析第六階段):
第一階段: 有氧呼吸期
此階段主要是植物細胞呼吸和好氧腐敗菌繁殖的階段。新鮮收割的作物,被粉碎后裝填進青貯窖中壓實后,其細胞并未死亡,仍然可以利用殘留的氧氣進行呼吸,產生大量的熱,并伴隨能量和蛋白質的損失。好氧腐敗菌(產霉菌毒素的霉菌)利用殘存的氧氣大量繁殖,消耗可溶性糖和蛋白質,產生大量的熱,二氧化碳、氨氣、氫氣等,導致蛋白質、干物質和能量損失。霉菌大量繁殖不但導致營養損失,還產生霉菌毒素,影響奶牛的健康和生產性能。發酵過程中過度產熱,會降低青貯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價值。(干物質與營養的損失階段)
有氧呼吸期持續時間越長,營養損失就越多,青貯飼料中的霉菌、腐敗菌數量就越高,霉菌毒素含量就越多。因此,制作青貯飼料時,必須盡可能快速排除空氣,縮短有氧呼吸期。另外,快速增加乳酸含量,迅速降低pH 值(< pH 5.5),能抑制植物呼吸酶活力和抑制霉菌、腐敗菌活動,因而能降低發酵溫度,減少蛋白質、干物質和能量的損失。(壓窖密度與噴灑發酵劑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階段: 厭氧微生物競爭期
隨著氧氣被耗盡,青貯進入厭氧發酵,厭氧微生物逐漸成為優勢菌群,主要是乳酸菌和丁酸菌等厭氧腐敗菌的競爭。丁酸菌是青貯過程中的有害菌,它適宜生長在水分較高的青貯飼料中。丁酸菌是一種能夠將蛋白質分解成氨或胺等腐敗惡臭氣味物質的一類梭狀桿菌,不但造成蛋白質大量損失,還嚴重影響飼料的適口性和安全性,生物胺能影響干物質的攝入和奶牛的健康。其他腐生菌可將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轉化為尸胺等有毒物質。丁酸菌不耐酸,如果乳酸菌快速生長,將pH 值迅速降低至4.7以下即可抑制丁酸菌生長。乳酸菌逐漸成為優勢菌群,進入乳酸積累期。
第三階段: 乳酸積累期
乳酸菌迅速繁殖成為青貯飼料中的優勢菌群,將可溶性糖轉化成大量乳酸、少量乙酸,促使pH值下降。隨著pH 值的下降,大部分有害菌被抑制,只剩下乳酸菌繼續生長。隨著乳酸繼續積累,當青貯飼料的pH 值降低到3.8 左右,乳酸含量達到青貯飼料鮮重的1.5%-2.0%時,乳酸菌逐漸停止生長,而進入相對穩定期。
第四階段:相對穩定階段
一旦乳酸菌生長停止,青貯飼料達到終端pH 值,青貯進入穩定階段。如果青貯窖密封很好,所有微生物幾乎不再活動,養分不再損失,直到青貯窖被打開,密封環境被破壞。
青貯是在密封的狀態下,利用乳酸菌的發酵作用,產生大量乳酸,使飼料呈酸性,從而抑制有害菌生長,達到長期保存青綠飼料營養特性的一種方法。由青貯原理可知,要想制作出高品質青貯飼料,必須具備兩個因素:厭氧環境和酸性環境(高有機酸含量,低pH 值)。
要想達到這兩個因素,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① 壓實、密封嚴實——抑制好氧腐敗菌生長,為乳酸菌創造有利生長條件;
② 足夠數量的乳酸菌——乳酸菌占優勢,快速產生乳酸,降低pH 值,將腐敗菌(尤其是產生霉菌毒素的霉菌)抑制在最初狀態;
③ 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和氮源——提供乳酸菌營養,促進乳酸菌繁殖,產生大量乳酸;
④ 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提供乳酸菌生長環境;
2、 青貯發酵過程
青貯發酵過程中乳酸菌進行厭氧發酵,將可溶性糖轉化為乳酸,降低青貯飼料的pH 值,當乳酸積累到1.5-2%(鮮料)時,就可以抑制有害菌及霉菌的生長,防止毒素產生及腐敗所造成的養分損失。
青貯飼料的發酵過程基本分為四個階段,即有氧呼吸期、厭氧微生物競爭期、乳酸積累期和相對穩定期。(不同文獻中分法不同,有分三個階段的,有分五六個階段的,但不管怎么分,大體意思差不多,下圖為分為六個階段的圖解)
咱們今天歸納成四個階段講解一下(第三和第四階段合并,不分析第六階段):
第一階段: 有氧呼吸期
此階段主要是植物細胞呼吸和好氧腐敗菌繁殖的階段。新鮮收割的作物,被粉碎后裝填進青貯窖中壓實后,其細胞并未死亡,仍然可以利用殘留的氧氣進行呼吸,產生大量的熱,并伴隨能量和蛋白質的損失。好氧腐敗菌(產霉菌毒素的霉菌)利用殘存的氧氣大量繁殖,消耗可溶性糖和蛋白質,產生大量的熱,二氧化碳、氨氣、氫氣等,導致蛋白質、干物質和能量損失。霉菌大量繁殖不但導致營養損失,還產生霉菌毒素,影響奶牛的健康和生產性能。發酵過程中過度產熱,會降低青貯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價值。(干物質與營養的損失階段)
有氧呼吸期持續時間越長,營養損失就越多,青貯飼料中的霉菌、腐敗菌數量就越高,霉菌毒素含量就越多。因此,制作青貯飼料時,必須盡可能快速排除空氣,縮短有氧呼吸期。另外,快速增加乳酸含量,迅速降低pH 值(< pH 5.5),能抑制植物呼吸酶活力和抑制霉菌、腐敗菌活動,因而能降低發酵溫度,減少蛋白質、干物質和能量的損失。(壓窖密度與噴灑發酵劑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階段: 厭氧微生物競爭期
隨著氧氣被耗盡,青貯進入厭氧發酵,厭氧微生物逐漸成為優勢菌群,主要是乳酸菌和丁酸菌等厭氧腐敗菌的競爭。丁酸菌是青貯過程中的有害菌,它適宜生長在水分較高的青貯飼料中。丁酸菌是一種能夠將蛋白質分解成氨或胺等腐敗惡臭氣味物質的一類梭狀桿菌,不但造成蛋白質大量損失,還嚴重影響飼料的適口性和安全性,生物胺能影響干物質的攝入和奶牛的健康。其他腐生菌可將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轉化為尸胺等有毒物質。丁酸菌不耐酸,如果乳酸菌快速生長,將pH 值迅速降低至4.7以下即可抑制丁酸菌生長。乳酸菌逐漸成為優勢菌群,進入乳酸積累期。
第三階段: 乳酸積累期
乳酸菌迅速繁殖成為青貯飼料中的優勢菌群,將可溶性糖轉化成大量乳酸、少量乙酸,促使pH值下降。隨著pH 值的下降,大部分有害菌被抑制,只剩下乳酸菌繼續生長。隨著乳酸繼續積累,當青貯飼料的pH 值降低到3.8 左右,乳酸含量達到青貯飼料鮮重的1.5%-2.0%時,乳酸菌逐漸停止生長,而進入相對穩定期。
第四階段:相對穩定階段
一旦乳酸菌生長停止,青貯飼料達到終端pH 值,青貯進入穩定階段。如果青貯窖密封很好,所有微生物幾乎不再活動,養分不再損失,直到青貯窖被打開,密封環境被破壞。
- 上一篇:五月份是草魚疾病高發期,養殖戶如何預防? [2018-05-25]
- 下一篇:發酵土豆渣做飼料喂豬技術 [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