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止跌反彈是否意味后市將滿血復活?
2018-06-22 09:23:44 點擊:
對于養豬朋友來說,在經歷了近三年的養豬賺錢周期后,在2018年春節過后養殖進入虧損期,連一些養殖水平較高的、綜合成本投入較低的都不能避免,特別是在3月底到5月中旬,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虧損250-300元/頭,主要源于生豬價格的下行及飼料成本的上漲所致。后期隨著豬價的止跌反彈,加上豆粕、玉米等價格的下行使得飼料成本下滑,養殖利潤虧損程度有所減輕,而農業農村部公布5月淘汰母豬集中屠宰數量下滑,二元母豬價格也開始上行,生豬市場會否就此將要轉好?具體相關的分析如下;
養殖利潤出現好轉
從上圖來看,發改委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生豬養殖利潤在春節后就逐漸進入虧損,并且隨著年后生豬價格的繼續下行虧損程度在不斷加重,最高的時候虧損達到270元/頭以上,不過后期隨著生豬價格的止跌上行及飼料價格的下滑,生豬養殖虧損程度在不斷減輕。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截止6月初最新出欄一頭110公斤的生豬在除去相關的成本投入后,預期虧損在130.42元/頭,雖然虧損有所減少,但仍然處于虧損的階段,不過至少給養殖生豬的朋友帶來一些希望和信心。
母豬淘汰力度減慢
據全國畜牧業監測預警信息網站公布的相關最新數據顯示,在監測范圍為山東臨沂、河南商丘、江西上高、湖南湘潭等4個淘汰母豬集中屠宰地,5月的淘汰母豬屠宰數量為183202頭,較4月減少27851頭,減幅達13.2%,前期母豬淘汰量較大,主要是一些在2015年下半年之后引進的種豬,由于當時種豬需求量較大,很多種豬企業放低了選育標準,而現階段該批母豬的產能、泌乳力等方面的綜合性能出現缺點,再加上生豬養殖的虧損,很多養殖朋友均加大母豬的淘汰力度。在母豬需要提前淘汰的數量逐漸降低,后期母豬淘汰將逐漸進入自然淘汰的時期,目前養殖雖說虧損但逐漸好轉的情況下,不少養殖朋友看好后市,畢竟目前養殖的母豬在配種成功后要到生豬上市還需要接近一年的時間,屆時豬市好轉的幾率較大,養殖風險也較小。
后備母豬價格出現拐點
雖說現階段氣溫越來越高,很多地區的氣溫都明顯高于適合生豬等調運的室外氣溫,所以在生豬養殖仍然處于虧損階段且不適合長距離調運的情況下,據很多種豬企業反饋種豬銷量特別是后備二元種豬的銷量下滑,價格也隨之下行,但是畢竟很多養殖戶之前淘汰母豬數量較多,現階段的二元母豬價格已經跌到了一個較低的階段,引進后備母豬才能保證豬場后期的正常經營且不會過度的影響生產成績,再加上生豬價格、仔豬價格的上漲以及養殖利潤轉好的情況下,引進后備母豬的話能夠降低種豬成本方面的投入,并且種豬企業也抓住這一機會和育種成本方面的原因上調價格,后備二元母豬價格自春節之后開始出現拐點。
仔豬價格繼續反彈
在當前生豬養殖利潤逐漸轉好的情況下,生豬市場帶給養殖朋友一定的希望,并且再次到了一年中仔豬補欄旺季,現階段補欄的仔豬將于國慶前后出欄,屆時市場對生豬的需求在逐漸好轉,并且大體重豬有一定的市場,特別是現階段仔豬成本價格偏低,并且伴隨著豆粕及玉米等飼料價格的下滑,生豬育肥成本相對偏低,屆時出欄生豬在一年中需求相對較好的秋冬季節,因此預計后期養殖的風險較小。
生豬后市將要滿血復活?
從整個生豬市場來看,在2015年生豬養殖扭虧為贏后,生豬價格達到了歷史新高,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6月上旬的時候生豬價格達到最高點,超過21元/公斤,當時養殖生豬頭賺千元以上及購買仔豬需要千元以上的情況很普遍。隨著不少養殖集團及不少規模豬場的投資及擴建、也有一些投機者的介入,為了賺取更多的養殖利潤出現了不少壓欄、過度壓欄及二次育肥等的操作,使得當時本是下行趨勢的豬價隨著集中壓欄供應減少而漲價,后面又隨著集中出欄以及恐慌性拋售價格出現劇烈下滑,“斷崖式”下跌及“逢節必跌”都源于生豬養殖從業者的貪心。在2016年的時候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母豬窩產仔數量較低也不注重母豬的管理,想著賺錢就行,而后期隨著豬價的下行,母豬MSY較低的仔豬頭均成本就比較高,總成本投入也高于一些母豬產能較好的豬場,所以在豬價偏低的情況下比別人賠的多也是意料之中。
從后市來看,在這樣生豬養殖虧損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但是養殖盈利已經持續了近三年,這樣將會給一些養殖技術水平偏低的豬場看到起死回生的機會,不利于中國豬市的繼續向前發展。在目前氣溫回升的情況下,不少養殖戶都很少選擇壓欄,容易出現非正常死亡的情況,養殖大豬在夏天高溫時節有較大的風險,加上屠宰企業對超重豬的壓價和收豬扣錢,標準體重的生豬按序出欄將有利于豬價的回暖,因此在豬市整體供過于求的大背景下,筆者認為豬價想要持續性上漲有一定的阻力,很難出現滿血復活的情況。
養殖利潤出現好轉
從上圖來看,發改委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生豬養殖利潤在春節后就逐漸進入虧損,并且隨著年后生豬價格的繼續下行虧損程度在不斷加重,最高的時候虧損達到270元/頭以上,不過后期隨著生豬價格的止跌上行及飼料價格的下滑,生豬養殖虧損程度在不斷減輕。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截止6月初最新出欄一頭110公斤的生豬在除去相關的成本投入后,預期虧損在130.42元/頭,雖然虧損有所減少,但仍然處于虧損的階段,不過至少給養殖生豬的朋友帶來一些希望和信心。
母豬淘汰力度減慢
據全國畜牧業監測預警信息網站公布的相關最新數據顯示,在監測范圍為山東臨沂、河南商丘、江西上高、湖南湘潭等4個淘汰母豬集中屠宰地,5月的淘汰母豬屠宰數量為183202頭,較4月減少27851頭,減幅達13.2%,前期母豬淘汰量較大,主要是一些在2015年下半年之后引進的種豬,由于當時種豬需求量較大,很多種豬企業放低了選育標準,而現階段該批母豬的產能、泌乳力等方面的綜合性能出現缺點,再加上生豬養殖的虧損,很多養殖朋友均加大母豬的淘汰力度。在母豬需要提前淘汰的數量逐漸降低,后期母豬淘汰將逐漸進入自然淘汰的時期,目前養殖雖說虧損但逐漸好轉的情況下,不少養殖朋友看好后市,畢竟目前養殖的母豬在配種成功后要到生豬上市還需要接近一年的時間,屆時豬市好轉的幾率較大,養殖風險也較小。
后備母豬價格出現拐點
雖說現階段氣溫越來越高,很多地區的氣溫都明顯高于適合生豬等調運的室外氣溫,所以在生豬養殖仍然處于虧損階段且不適合長距離調運的情況下,據很多種豬企業反饋種豬銷量特別是后備二元種豬的銷量下滑,價格也隨之下行,但是畢竟很多養殖戶之前淘汰母豬數量較多,現階段的二元母豬價格已經跌到了一個較低的階段,引進后備母豬才能保證豬場后期的正常經營且不會過度的影響生產成績,再加上生豬價格、仔豬價格的上漲以及養殖利潤轉好的情況下,引進后備母豬的話能夠降低種豬成本方面的投入,并且種豬企業也抓住這一機會和育種成本方面的原因上調價格,后備二元母豬價格自春節之后開始出現拐點。
仔豬價格繼續反彈
在當前生豬養殖利潤逐漸轉好的情況下,生豬市場帶給養殖朋友一定的希望,并且再次到了一年中仔豬補欄旺季,現階段補欄的仔豬將于國慶前后出欄,屆時市場對生豬的需求在逐漸好轉,并且大體重豬有一定的市場,特別是現階段仔豬成本價格偏低,并且伴隨著豆粕及玉米等飼料價格的下滑,生豬育肥成本相對偏低,屆時出欄生豬在一年中需求相對較好的秋冬季節,因此預計后期養殖的風險較小。
生豬后市將要滿血復活?
從整個生豬市場來看,在2015年生豬養殖扭虧為贏后,生豬價格達到了歷史新高,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6月上旬的時候生豬價格達到最高點,超過21元/公斤,當時養殖生豬頭賺千元以上及購買仔豬需要千元以上的情況很普遍。隨著不少養殖集團及不少規模豬場的投資及擴建、也有一些投機者的介入,為了賺取更多的養殖利潤出現了不少壓欄、過度壓欄及二次育肥等的操作,使得當時本是下行趨勢的豬價隨著集中壓欄供應減少而漲價,后面又隨著集中出欄以及恐慌性拋售價格出現劇烈下滑,“斷崖式”下跌及“逢節必跌”都源于生豬養殖從業者的貪心。在2016年的時候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母豬窩產仔數量較低也不注重母豬的管理,想著賺錢就行,而后期隨著豬價的下行,母豬MSY較低的仔豬頭均成本就比較高,總成本投入也高于一些母豬產能較好的豬場,所以在豬價偏低的情況下比別人賠的多也是意料之中。
從后市來看,在這樣生豬養殖虧損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但是養殖盈利已經持續了近三年,這樣將會給一些養殖技術水平偏低的豬場看到起死回生的機會,不利于中國豬市的繼續向前發展。在目前氣溫回升的情況下,不少養殖戶都很少選擇壓欄,容易出現非正常死亡的情況,養殖大豬在夏天高溫時節有較大的風險,加上屠宰企業對超重豬的壓價和收豬扣錢,標準體重的生豬按序出欄將有利于豬價的回暖,因此在豬市整體供過于求的大背景下,筆者認為豬價想要持續性上漲有一定的阻力,很難出現滿血復活的情況。
- 上一篇:秸稈發酵劑發酵秸稈的原理及好處分析 [2018-06-27]
- 下一篇:河蟹塘PH值決定因素及如何調控 [2018-06-22]